第十三届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年会于4月在长沙举办,会议主题为“美美与共的风景园林:人与天调,和谐共生”。公司经理陈洪涛带领景观设计、质量技术等相关岗位人员参加本次年会。
年会上,多位专家学者做了精彩报告,并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和建议,给参会人员注入新的思想理念、新的园林发展方向,明确了未来风景园林学科发展的趋势和思路。吴士强院士提到“一绿遮百丑、一绿皆美好”的“蓝绿空间”新理念,强调了风景园林的现实价值与意义,让我们体会到绿色大地创新实践,绿色创造美好生活,只此青绿,蓝绿中国!会议进一步研讨生态保护治理、碳汇、绿色低碳发展、城市更新、乡村振兴、高品质生活创造等目标和行动,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城市建设理念。James Hayter在会中强调人类活动对自然的影响、栖息地的丧失、生物多样性的丧失、大自然提供不可替代的资源、人类与自然命运息息相关是我们现在关注的问题。从景观生态学的视角,兼顾景观功能性与美学,以一种与自然合作的新景观生态视角来解决城市问题。
“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,并应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”。城市园林绿化发展的时间轴上,从昨天的“见缝插绿”到今天的“规划建绿”,再到明天“城在园中、林廊环绕、蓝绿交织”的城乡生态空间体系,这三个阶段体现了人们对园林绿化重视程度的变化,在蓝绿空间下,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尤为重要。作为园林施工单位,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的蓝绿空间理念,要在“蓝绿空间”建设进程摁下“加速键”,“蓝绿温度”与“蓝绿速度”并存;要从自身的实际出发,做好“好看、好用、好省”成长型园林,在现有城市绿化存量的基础上做好增量。
孙筱翔教授提到风景园林设计师应该有“五条腿”:“要成为诗人、要成为画家、要成为园艺学家、要成为生态学家、要成为建筑师”,这是对园林从业者提出新的更高要求。只有发自内心地喜爱这一片又一片自然与人共存的园林景观,园林工作者方能创作出真正的精品。
一直以来,我认为园林景观是人类意识形态的高级产物,是在满足吃穿住行充足的条件后,才迫切的想要提升自身周边环境的一种需求,不断提升自身审美,进而不断对园林景观提出更高要求,因此园林是一种“奢侈美”。园林人是在做“美美”的事情,我们应为具有“令人们陶醉的绿色技艺”而感到自豪!
(武倩倩)